奥远动态

胡剑锋:从头算一遍,也许才能找到提升效率的方法

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劳动节。去年探讨了为什么劳动最光荣,今年想说说怎样的劳动才是应该推崇的劳动。

图片

人生于世,总要做各种各样的事情,做事既是价值的体现,也是生存的基础。但凡做一件事情,总会有其原因,只是大多数人其实并未认真思考这个问题,而只是在不断重复地进行。


倘若有闲暇的时候,偶尔反思一下,我在做什么、我要做成什么样、我为什么这样做?恐怕会茫然,甚至不知所措。


看起来,上面的一段文字似乎是哲学三大问题问题的延伸,似乎并没有真正的答案。不过,如果真的这样想了,并开始认真寻求原因,也许会开启另一段人生。

日常工作也是如此。想一想,每天我们重复做的事情,甚至有时候加班加点在做的事情,是不是都能想清楚:我在做什么、我为什么这样做、我要做成什么样子?如果这个问题无法回答,大概率所做事情的价值有问题。

图片

任何组织做事都有其目的,至少组织领导者都有目的。但是随着时间流逝和组织规模增长,目的会被层级隔离、淡化,剩下的只是成为片段的问题或事件,最终沦为机械的工作步骤。这一点在大型组织规模中屡见不鲜:都在忙工作,而不知道组织的目标。

平日忙于事务,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,机械重复也无可厚非。当有空的时候,也许又因为好不容易闲暇,却不愿思考。于是周而复始、日复一日地不断重复,直至老去。这是大多职场人正在经历的人生。

图片

埃隆马斯克的“第一性原理”创业方法论,这几年很受企业界追捧。第一性原理说的不是从需求出发应该如何去做,而是抛开现在的显性需求,每一次都从基本原理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。比如特斯拉用电池管理解决续航的难题,比如SpaceX用火箭回收来解决成本的难题。

第一性原理用在日常工作上也很有价值。每天重复的工作到底是要做什么?为什么必须有这样的步骤?是否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法?如果从根本上探求,或许能看到不一样的答案。

尤其是每当技术和市场发生变化的时候,原有的工作方式(或者说原有问题的解决方案)也许失去了高效性,就应该重新回头研究一下到底为什么的问题。

图片

劳动模范的工作多半不是因为多做了多少重复的工作,而是在工作过程中思考为什么,是否找到了新的解决方案。甚至找到解决方案也不重要,是否认真探求答案才是个体成长之道。当人工智能越来越成熟的时候,这一点尤为重要。

劳动者并非只需要抬头工作,还需要低头思考。怎么做才更有效率,不妨从头思考。

祝劳动者劳动节快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