奥远动态

胡剑锋:狂欢与悲歌,背后都是自身的健康与奋斗

又是十月,再到中秋。

后疫情时代的冰火两重天


刚刚结束不久的美国总统竞选第一次辩论,有点玄幻,有点哭笑不得。且不说谩骂与搞笑的艺术,单说有关疫情的指责,似乎预示着将有某种变数。

欧洲疫情再起,让无数人对经济再次忧心忡忡。扩张的货币貌似快走到了尽头,但是疫情结束却仍然是遥遥无期。未来几个月还是不确定中,一切都是悬念。

日本首相辞职病遁,无疑也是遇到了难解的问题。人们不仅忧虑经济,还在惶恐这颗星球会不会发生战争。国际政治不但是丛林法则的实践,也是道德与艺术的角斗场。

中国开启了双循环,无疑是疫情之后清醒的应对。从这两个季度的经济数据来看,风景这边独好。但终究是身在全球化后的地球村,独好之后也危机重重。

这次疫情来势汹汹,而且绵绵无绝期,所有的国家都暴露出来本来的问题。新冠肺炎对健康人来说并不是了不得的致死疾病,但对于有基础病的人来说,却是灭顶之灾。疫情并非致命因素,而原本基础病和低下的免疫能力才是罪魁祸首。

疫情冲击下的警惕


过去三十年轰轰烈烈的经济腾飞,让国人忘却了该有的警惕,原来在习惯性增长的背后,还有各种危险存在。

芯片之争让我们看到了身上的短板,外贸之痛让我们看到了内需的紧迫。高端制造的差距惊醒了沉睡中的权力,产业链的优势也让我们看到了流失的价值。虽然已然闻道,奋起直追有待时间,一切尚需努力才行。

自供给侧改革以来,国内的经济结构已经有了很大的调整。曾经因为供给侧改革而哀鸿遍野,却是塞翁失马祸福相依,也算是幸事。经过三年预演之后的中国经济,已经健康了许多,虽然也因为疫情而茫然,却能快速清醒并回到了自身的轨道。

过去的八个月无疑都是在变数中度过,可未来也不是板上钉钉。

在应对疫情的过程中,意外总会不断降临,未来的风险与机会也一样会不期而遇。健康的身体是应对疫情最本质的能力,一切外在都不如自身的免疫系统更可靠。经济的成长在于自身的结构与底蕴,一切外在都是虚幻的吸引。迷失于万千繁华的表象,必将会惶恐于不知所措的偶然。

从国际到国内,宏观到微观,莫不如此。

修炼内功,赢在未来


企业生存于市场,固然是需要机遇和贵人,但更重要的是自身的功底和独到之处。能够提供的价值,以及价值背后的奋斗,才是企业长远经营的根本,才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。

职业人生于市场,自然与市场的波澜共生。市场繁荣之时,只需要随波逐流,自然就能春风得意。而市场起伏不定,就要全看真功夫。

什么是真功夫?

学习能力、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而已。


保持自身的健康,仍然持续奋斗,是国家的精神,也是企业的精神,更是个体的精神。在共和国的生日,在中秋月圆之际,共勉之。

双节快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