奥远动态

胡剑锋:谁更强势?貌似是被欺负的主动沟通者

近些天总听到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各种强势发声。从贸易到外交,再到高新技术和网络,封禁Tik-tok之后还有微信、阿里等等,中国的强势企业,几乎一个不落,全在其射程之中。

一片哗然之下,以往的自由与民主在利益前面碎了一地。国人愤怒得已经习惯了,但不管是“厉害了”还是“尚有差距”,短时间都改变不了这一波反华的节奏。

“后浪”们生在互联网下,生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过程中,也许没有什么感觉。但是“前浪”们大跌眼镜:美国强大如斯,为何如此不自信?要知道“前浪”的成长历程中,充斥着美国的神话。

科技安全只是由头,根本原因是中国的经济发展表现、巨大的人口基数和统一民族文化。全世界震惊于中国的经济,不是震惊于现在的GDP,而是经济成长速度与潜力。

不知不觉之中,曾经的强者不那么强了,曾经的弱者也不那么弱了。

世间本不公平,因为有人天生就更有力量。世间却很公平,因为后天有机会转变。

强弱之势

从来不是定数


强和弱需要用两个维度来看,一个维度是现在,一个维度是趋势。现在是静态的、瞬时的状态,而趋势是动态的、未来的方向。牛顿力学中的速度是现在,加速度是未来,哪怕加速度很小,假以时日速度都不可想象。

从自然法则、国家利益回到商业职场,莫不如此。

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中,总会有一些人很强势,指天画地、挥斥方遒。还有一些人,似乎略显卑微。强势的人不太愿意与弱势的人沟通,更喜欢简单粗暴。而弱势的人,大多也畏惧与强势的人沟通。他他我我、各行其是。

但还有一些人不同:看起来似乎在职场中很弱势,既没有丰功伟绩做底衬,也没什么资源和凭恃,但却一直在努力改变。

他们是

主动沟通者


主动沟通者,既在努力改变自身,也在努力借助于周边的资源提升改变的效果。沟通者的主动,貌似低人一等、有求于人,却因为主动而掌控未来。主动者的沟通,好像更多付出、更多辛苦,却在过程中的最大受益人。

落实到具体工作中,主动沟通者可能是管理者、组织者、人力资源,更可能是销售者、上进者、奋斗者。居于强势地位,沟通也许不是必须,但居于弱势地位,沟通则必须是基本功。

主动沟通者也许现在看起来是弱势,但其行为的“加速度”,假以时日必然攻守之势异也。以此观之,主动沟通者的行为却是强势行为。

强势者未必真强势,弱势者未必真弱势。

老子曰:反者道之动,弱者道之用。强弱之观,存乎一心、变在一行:谁在创造、谁在主动沟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