戴口罩与摘口罩,都是在中国大地上,这两个月以来发生的事情。 新冠肺炎突如其来,涉及面之大、影响之广,几十年未遇。就在国内“战疫”看到曙光的时候,国外的艰难又开始了。国外疫情将会如何演进?不知道,但是“寰球共此凉热”,只怕很不乐观。 一、现代经济强大而脆弱 各国的经济都面临巨大的压力,只看欧美近期狂跌的股市就知道了。巨大的压力,不仅仅是疫情,之后的次生灾害才是重点。 现代经济强大而脆弱。强大在于创造财富的能力,脆弱在于一切依赖于高度的全球化和流动性。金融体系是“三个锅盖十口锅”,在高速运转的时候,经济看起来“一切都很好”,但倘若真的停摆了,就会有大麻烦。不要说停摆,慢下来就会出大问题。 所以,疫情一旦好转,经济生活的恢复就成了当前最重要的事情。有人说,会不会有危险,再等一等不行吗?真不行。社会就像是一架巨大的机器,停得久了,再开动的成本不仅很高,而且很多毛病有可能让这架机器运转不起来。 二、口罩成为中国经济恢复运转的风向标 在恢复经济的措施上,国家和地方政府不遗余力,短短时间推出的政策措施目不暇给。然而仍然不足够,新的政策措施还在路上。 疫情初始,为让公众重视,中央到地方层层加码地宣贯,只需看自上而下戴口罩就知道了。不仅是各种场合领导率先,而且口罩产业链也成了战略产业的一部分,口罩升级为战略物资。也正是这种举国体制和中国人的习惯,让中国灾难性的疫情迅速得以控制。 在疫情即将过去的时候,在恢复经济运转的开始,口罩再一次成为风向标。 三、行动起来,新的时期开始了 最近两周,从南到北、从东到西,很多城市的主要领导站出来,光顾饭店做示范、摘掉口罩开大会,就是宣示:新的时期开始了。 武汉作家方方的日记中有一句话广为流传:时代的一粒灰,落在个体身上,就是一座山。疫情之中的个体是渺小的,中小微企业无所适从。尽管大家都试图努力,却无从做起。 所以感觉敏锐的城市,官员带头摘口罩,用这种方式向公众宣布恢复正常的经济生活。反过来看,也正是这些人、这些地方,率先戴口罩,以引领“战疫行动”。 疫情中的企业也是如此。感觉敏锐的企业,会在第一时间做出应对动作,无论商业模式转变,还是产品方法改良,第一时间响应变化就会获得市场机会。敏捷,是这个时代的特征,行动敏捷才有机会。 戴口罩和摘口罩,只不过是一个象征,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敏捷地响应变化。从国家到企业,从企业到个人,莫不如此。 老子曰:上士闻道,勤而行之;中士闻道,若存若亡;下士闻道,大笑之。不笑不足以为道。 真正聪明的人,总在敏捷行动,在行动中去求证、去证实。而将信将疑、瞻前顾后者,必将失去一次又一次的机会。至于看笑话的人,恐怕未来也只能做笑话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