奥远动态

智慧党建:开会与形式主义,根子还在初心与使命

奥远智慧党建,作为新时代发展的产物,充分运用互联网的手段发挥党建的积极作用。同时也在时刻关注着党建建设方面的工作进展。

刚刚结束的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,再次提到了形式主义和基层负担问题。

早在2019年3月,中共中央办公厅就印发了《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》,大半年以来,各地都在响应执行。但是,从执行情况来看,仍然问题很多。

【那些有必要的党建工作会议】

很多单位,会议仍然很多,而且开大会讨论却不决定事情。检查、督察、汇报,一轮又一轮。把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,成了新形式主义的表现场地。难怪基层反馈说,整天都在开会,哪有时间思考问题、做正事。

如果开会开到“没空做正事、没空去思考”的程度,恐怕就不仅是形式主义的问题,而是能力的问题。

开会有几种:一是决策通知和解析,二是沟通协调解决问题,三是头脑激荡群策群力,四是例行的工作汇报,五是仪式性会议。

第一种会议一般不会太多,但一旦开会就是重大事务,所以理论上不会导致很大负担。

第二种会议比较容易扯皮,但如果目标很清楚、决策者在场,理论上也不会没有结论。

第三种会议其实不算是会议,更多是思考怎么去做事的途径,所以也不全是问题。

第四种会议,通常形式固定,频次也不会太高,一般不会有问题。

第五种会议不会太多,但对组织来说必须,所以也不会是问题。

既然都不是问题,为什么还会有问题?

  【会议的性质和形式】

当第一种会议和第二、第三种会议混合起来开的时候,就成了扯皮。事先没有形成确定性的意见,等开会再讨论,结果就会主次颠倒,没有结论。这就导致不得不再次开会,会议开个没完,却决定不了什么事情。

第一种会议可以和第四、第五种会议放在一起,不会有太大影响,因为会议的内容、形式和时长是确定的。但第二种会议只能与相关人员参与,而且必须要有决策,或者要有决策者参与,否则扯皮。而第三种会议,也是完全独立,甚至不能称之为会议,只是工作的一部分而已。

第一种会议,可以理解成发布与培训,事先的准备很重要。会议要求紧凑、严谨,如果不是特别必要,这种会议能省则省,大多时候文字通知就可以代替,甚至电子方式就能解决。

第二种会议,很有必要,毕竟不见面很难弄清楚。不过如果参加会议的人不容易聚集,就应该设法利用先进的通讯方式,比如电话会议。会议要开,也尽可能小面积进行。大面积的协调,有可能越协调越乱。

第三种会议,很有必要。不过这种会议,多半是相关人员,或者请人来相关的工作。这种会议在必要且允许的情况下,可以多开。当然必要二字还是要权衡。

第四种会议和第五种会议,可以合二为一。这种会议,虽然必要却不必太多。通常这种会议参加者众多且不易,完全可以协调在会议前后安排其他的工作沟通,比如说第二第三种会议。

很多时候,看起来是形式主义,其背后可能是能力不足。这种能力,不仅是会议安排者的问题,更多是领导者问题。

真正理解初心和使命,有助于领导者重新思考和安排各种会议。不再以自我为中心,而以目标和结果为中心,可能一切都会变得不同。领导者的一点改变,可能会带来整体效率的巨大提升。这是领导者的价值,也是领导者的使命。

奥远智慧党建,抓住了智慧应用变革带来的机遇,智能化的处理党建工作中的重点及难点,化繁为简,将机械的工作、不见面就可以讨论的工作交给我们专业的工具来做。将党会开展过程高效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