奥远动态

电梯运营时代,电梯维保改革与创新思考之五

引言


奥远智慧电梯在电梯物联网这个领域奋斗了八年,并且一直做着电梯物联网未来走向发展的深刻思考。电梯物联网产业从何破局呢?


在系统科学的眼里,对于多因素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而言,面向问题症状、试图立竿见影的问题解决方案,常常无效。


电梯系统,就是这样的复杂系统。说电梯复杂,不是说电梯的原理构造,而是说一部电梯的相关多方之间关系复杂、相互影响、波及面很大。所以,电梯安全问题,是一个复杂系统中的问题,需要用面向复杂系统的方法来解决。


提升一个维度,用高维度思维来解决低维度问题,是通常解决这种问题可行的方法。


电梯安全问题、电梯维保问题、电梯权益问题,等等,如果在原有的结构下,问题很难解决。但是将其置于更高层次、更高维度、换一个视角来解决,这些问题就不再会是问题。


也许,这样的解决方案,路很长、也缺少先例,但却会更有效、可持续。能够解决未来问题的方案,都是创举。


微信图片_20190327161832.jpg


一、可运营才可持续


电梯生态是一个复杂系统。几年之后,每年百万部电梯产量、上千万部电梯存量,将构成一个庞大的系统。这个系统的市场总量大约两三千亿元,从业人数大几十万人,上下游企业大大小小几万家。


可以说,如果这个系统不健康,将影响不下百万人的生计。


一个健康的系统,应该可持续和可演进,具备自组织能力、弹性修复能力、自我进化能力。这样的系统,才会可持续发展。构建这样的系统,就不能以割裂的思维去看待各个组成部分,而要重点研究其中的关系,搭建出相对封闭、可被影响的调节循环。


正如《电梯运营是个大生意》一文描述,电梯可运营、但需要先解决产权关系。当产权所有者能够管理电梯的全生命周期,且可以盈利的时候,就有动力提升电梯的寿命、管好电梯的安全,并为住户提供优质的服务。如果再加上监管部门的考核监管,以运营者为中心的生态系统就能够形成。


按照系统论的原理,系统总是熵增的。一个可运营系统,要保证可持续运营,就需要有熵减行为,才能平衡系统本身的熵增。熵减行为,就必须要有外界的能量输入,这个能量就是资产运营而产生的价值。将资产价值与业主普惠金融结合起来,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就有了保证。


二、从电梯买卖开始


在房地产商相关的行业里,地产商赚得盆满钵满,但物业商却苦逼得很。一般而言,都是地产商用地产的利润,来补贴物业商。对大地产商来说,因为博弈成本极高,所以将物业服务作为房地产的营销手段,物业自己管理,而且物业通常都不错。但是小地产公司,常常开发完毕,就结束了。尤其是那些非封闭小区、低端楼盘,存在极大的物业管理隐患。


高层物业的问题,一定会波及到电梯。到目前为止,对于物业商,还没有明确的不可退出的法律约束。而且本身盈利并不容易的小物业商,也经不起各种折腾。所以无论当下物业商服务如何,根子上都存在不可预期的麻烦。更何况,电梯是地产商购买的,基于成本及行业陋习的原因,电梯性能其实并没有足够的保障。


所以电梯的问题,需要从电梯买卖开始解决,才能根治这个棘手的问题。


另一方面,电梯厂的利润还是不错的,尤其是大电梯厂。但是中国电梯厂在倒闭了一圈之后,还有数百家之多,并不是所有电梯商都很健康。所以,即便要求电梯厂负担维保,也只有30%左右能够真正有能力负担维保工作,并以其议价能力获得微薄的利润。


剩下的70%的电梯,就成了前景不确定的麻烦。从商业的角度上,能否让电梯厂用利润来补贴维保商呢?表面上看显然做不到,毕竟不同于地产商开办物业公司,企业都是要求利润的。企业的利润不再此处则一定在彼处,找不到商业逻辑,就一定不可持续。


但当电梯落到电梯运营者手中的时候,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。


最好的方案,当然是电梯运营商从地产商建楼开始,就介入提供电梯服务(如同电信运营商)。这样手握足够订单的电梯运营商,就有足够的议价能力,从而实现和厂商的对接。既是面对已经建好的楼宇,因为未来电梯更换的原因,电梯运营商仍然是电梯的大买家,也具备与电梯商议价的能力,从而间接地推动电梯商制造更好的产品、提供更好的备件服务。


就像汽车销售商和服务商,不得不受制于汽车制造商一样(店大欺客),维保商也受制于电梯商。但如果有了电梯运营商作为中间力量,以顾客为中心、以品质为生命的生态,自然而然就形成了。


三、运营时代到来了


电梯运营生态一旦形成,会对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,甚至说改变电梯行业的运行规则。


首先,电梯的购买者不再是地产公司,而是电梯的资产拥有者。过去的购买者未必专业,但电梯运营者一定专业。专业买家对专业卖家,这场博弈才能势均力敌,行业才会更良性。电梯运营者手握足够的订单,用订单量压低成本,降低了总体投入。电梯厂用优质品质和更好的价格,换来稳定可持续的订单,也是不错的选择。至于滥竽充数的电梯厂,则会被市场逐步淘汰。


其次,电梯的乘用者不用再焦心电梯如何,一切服务责任都由运营者承担。而且付费乘坐电梯,不再需要买房子的时候,买一个不是自己做主的资产。物业、业主和住户也能各免其责、各得其所。


再次,监管变得简单太多了。只需要监管电梯运营者即可,其他的都是运营者自身需要解决的事情。这也完全符合小政府、严监管的原则,真正能站稳立场、站好立场。


至于电梯维保角色,则由电梯运营商解决,或者内部化,或者外包服务。甲乙方关系清楚明白,不用扯皮。剩下电梯保险、电梯配件,也都会围绕着电梯运营商自动解决。


稍稍麻烦的是物业商,因为电梯运营少不了物业商的参与。但这是商业问题,可以有商业方法去解决问题,无外乎收益再分配的比例罢了。


重复说明电梯运营商的一系列关系,是想说明:电梯作为可经营资产,全生命周期的运营才是出路和方向。任何改革和创新,都需要重新设计系统的结构,才能解决根本问题。一个好的系统,能够自我演进,能够解决自身不断出现的新问题。


2019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告中,有一段这样说,必须从系统论出发优化经济治理方式,加强全局观念,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,其深得系统科学之三昧。


结束语


最后想要说明的,不是电梯的事,而是中国正在面临的国家转型。


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四十余年,风起云涌、大浪淘沙。但是从经济发展模型来看,基本上都是建设和生产思维。这也难怪,从一穷二白开始,建设和生产是唯二的出路。


但是四十年过去了,曾经义无反顾的建设和生产,都遇到了瓶颈。而且建设和生产,并不是中国人的目的,中国人的幸福生活,不会从建设和生产中来。


从另一个角度看,经济动力的三驾马车,投资、出口、消费,前两者都已经是强弩之末,增长空间很有限了,但消费才刚刚开始。消费的增长,一方面是消费能力,另一方面是可消费的产品。这也是供给侧改革将要带给中国经济最大的变量。


消费升级,则服务必须升级,形成服务的生态环境就必须升级。人民幸福需要消费,而消费就需要服务的运营。

中国,正在从建设型的中国,转型到运营型的中国。


建设和运营,是两个时期,也是两个时代。建设型思维和运营型思维,是两种思维、两种价值观、两种方法论。所以,想要做好运营,就必须有匹配运营的生态环境。如今的改革、如今的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,从这个意义上说,就是建设型到运营型的调整和转型。


奥远智慧电梯认为:运营的中国,正逐渐向人民展现。电梯只是其中一项,是比较简单但很重要的一项。